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300104040/2022-01240 公开信息来源 石榴云/新疆日报

乡村振兴 | 喀什地区农业全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20日 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年来,喀什地区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品牌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同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果,550万余亩棉花、582万亩林果、350万余亩小麦等作物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一幅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在喀什大地徐徐展开。


“每天消耗面纱50吨,织布6万米,订单根本忙不过来。”10月16日,巴楚县工业园区新疆新喜恒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负责人卢崇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金秋时节,该企业迎来生产旺季,来自江苏、浙江等长三角的订单络绎不绝。


作为喀什地区棉花种植大县,从一粒种子萌芽到棉花收获,巴楚县聚焦聚力全产业链,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助力纺织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喀什地区谋划全产业链农业,建链、延链、优链、补链、强链的有力例证,更是农业全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庄稼好不好,种子是关键。在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巴楚分公司良种繁育基地,只见一排排厂房次第排开。“今年,农民种植的棉花种子就是在这里培育的,首批种子投放市场后,各乡镇农民反映良好。”该公司巴楚县分公司良种繁育基地总经理刘晓伟说,“今年,我们已完成2.4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并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培育出适宜南疆地区种植的农业新品种。”“过去需要3名工人管理的100亩棉田现在只需1名工人就能轻松打理好,成本降低了、产量上去了、好种子派上了好用场,每亩棉田增产量可达50公斤到80公斤,棉花不愁卖,种植多少销售多少。”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克其克托帕村棉农阿迪力·买买提高兴地说。

  

在巴楚县工业园区新疆新喜恒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生产全部实现智能化,只见洁白的棉纱堆码如山,厂区外工人正忙着装车。“这批生产的棉纱和布匹将运往江苏省,都是高端服装的原材料。”该公司车间负责人说。目前,巴楚县已有3家织布企业。新疆新喜恒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县规模最大的织布企业。该公司采用国内织布行业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纺织产品,计划落地1420台织布机,可带动附近1000余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昔日的“汗水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农业”转变。


近年来,喀什地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各乡村主流。同时,坚持立农为农,把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到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叶城县吐古其乡拜什盖买村村民艾麦提·吐地说:“今年仅核桃种植收入一项就有4万元。如今,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新疆核桃种植大县,叶城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8万亩,年产核桃12万吨,核桃产业已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如今,该县已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有种植基地、村有合作社”的核桃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素有灰枣之乡的麦盖提县,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包装、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定位,倾力打造全产业链灰枣发展体系,成为全疆乃至全国的灰枣集散中心。目前,该县引进以红枣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9家,建设冷藏保鲜库103座、烘干房55座。从单一种植到打造全产业链,红枣饮料、红枣酒、红枣醋、红枣酵素等产品相继问世,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关联稿件:

编辑:陈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