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00000-gzbg-2016-0001 公开信息来源 巴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巴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6年04月13日 点击数:

——在巴楚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巴楚县人民政府县长   木合塔尔·芒苏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巴楚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巴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地委、行署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团结依靠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一思想、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突破、新成就。

——这五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们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以信息、金融、电商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4%

——这五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们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1亿元,投资规模是“十一五”的3.02倍,年均递增22.88%,一批交通、水利、电力等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基础设施、城乡面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这五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们连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支出累计达96.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63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09元增加到9051.75元,年均增长14.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12元增加到19020元,年均增长22.09%;每年向社会庄严承诺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全部如期完成,受到各族群众的真情赞誉。

——这五年,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建立了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低保政策全面落实,补助水平连年提高,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不断编实织牢民生保障网,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难题,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略)

(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出新步伐。我们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稳步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典型。

(三)(略)

(四)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稳粮、减棉、优果、强畜”和“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种植、林果、畜牧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粮食实现丰产丰收,面积达到53.15万亩,总产达22.85万吨。退减棉花面积15万亩。大力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林果业产量由“十一五”末的3.06万吨增加到11.9万吨,增长3.9倍。深入实施畜牧“两化一社”战略,预计“十二五”末实现牲畜存栏73.44万头(只),出栏77.73万头(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64家。预计到“十二五”末,实现农林牧渔生产总值48.26亿元,增加值24.47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8倍、1.89倍。

——工业经济强势推进。五年来,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9倍,年均递增45.7%2011年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26家,天威钢构、裕隆华顺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投产达效。2013年巴楚被自治区确定为纺织工业“三城七园一中心”七园之一,纺纱装机能力达到34万锭、年产棉纱4万吨。以纺织服装、果品加工、矿产开发、野生植物加工、建筑建材等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预计“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5.5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8倍,年均增长20.87%

——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投资2.2亿元,大力推进老城区改造、喀什河改造工程,以打造特色街巷为重点的商业形态框架逐步拉开,以4个主题公园为主要内容的滨河景观带和滨河休闲旅游长廊逐步形成。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新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市民之家等项目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深入实施“绿城、美城、亮城、净城”工程和风貌改造,完成了县城九纵十四横道路林带绿化面积6500亩,人均绿化面积达35平方米,绿化率达18.8%,亮化率达95%,城市文化魅力和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性进一步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庭院整治全面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城镇化率由25%提高到38.7%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投资11.75亿元的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叶尔羌河巴楚段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根治千年水患正在变成现实。投入2.58亿元建设县城10条道路18.99公里,投入4.07亿元修建重要农村公路88.77公里、通达公路193.4公里,通村油路660.11公里;三莎、阿喀高速建成通车。投资2.09亿元新建110变电站2座,彻底解决了4012户无电户用电问题。

——对外开放成果显著。五年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62个,累计履约到位资金85.1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33.45%。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巴楚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成功挂牌,红海景区已列入自治区创5A序列,巴楚邦克尔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文化旅游节,游客从“十一五”末18万人次增加到32万人次,收入从63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商品中转集散地、仓储配送中心洼地逐步形成,三岔口公路物流港项目已列入自治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色力布亚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晨光国际五金建材城、泰和国际广场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51万美元,年均增长14.8%

(五)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我们践行“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族群众关注的诸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设安居富民房35657套、保障性住房20275套,通天然气4700余户,农村自来水入户5.6万户。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民政兜底政策全面落实,6.15万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享受到低保政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应急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制定落实平价蔬菜供应奖补政策,建立21个平价蔬菜直销店,有效平抑了菜价。

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帮助贫困人口增强发展和脱贫能力。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17个,减少贫困人口5.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降至16.17%。累计投入移民资金195.16万元,扶持水库移民2876人次,惠及3850名群众。

多措并举促进和扩大就业,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明显提高。“三三制”转型有序推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和“短平快”项目,制定了《巴楚县促进就业与城乡低保联动机制(暂行)》,严格落实运费补贴、低电价、就业培训补贴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新增就业4.63万人。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化发展。投入28.45亿元,对11.53万平方米彩钢房、木板夹心房校舍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90所学校、25所学校运动场及8所双语幼儿园建设;学前两年入园率由82%提高到98%,中小学双语教育普及率由28%提高到68%,高中阶段升学率由45.16%提高到98.1%,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由50.7%提高到94.4%,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启动实施“阳光助学”活动,1393名贫困大学生从中受益,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三降一提高”项目顺利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新进展,县人民医院、县维吾尔医医院业务用房相继竣工投入使用,12个乡镇卫生院“一够三化”全面完成,186个村级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村医由186名增加到515名,县乡村医疗环境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9.5%,覆盖全县25.62万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初步得到缓解。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成功创建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示范县”。科技兴县战略深入实施,成功创建自治区“科技强警”先进县,申请专利27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18个村体育设施和24个村体育场地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开展文化体育活动23986场次。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等工程扎实推进,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六)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将生态文明作为巴楚的“生命线”,全力推进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加大节能减排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大力推广集中供热和使用清洁能源,在县城分4个片区实行集中供热,拆除50个小型锅炉,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取水总量,坚决守住了“三条红线”。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始终把31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头号工程来抓,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完成造林面积2.2万亩。

(七)援疆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来,上海对口援疆到位资金16.36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62个,涉及安居富民、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就业、人才等领域。把产业援疆和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作为重要任务,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稳定就业。广大援疆干部在巴楚这片土地上奉献了汗水和智慧,他们的贡献与付出,巴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八)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力倡导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良好作风。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管理方式,全面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了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来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43件和政协提案433件,承办率100%。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103件;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处罚、征收、裁决、监督检查等事项2038项。不断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重大支出评估论证机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审计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抓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程招投标、土地招牌挂、政府采购等制度落实,狠抓人、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清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干部职工49人,清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用房1.04万平方米,清退122名干部承包的土地9383亩。积极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全面提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十条规定,遏制了“四风”蔓延势头,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反恐维稳任务重、遇到的困难超出预期的严峻形势下,我们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努力践行“善学习、讲法治、比团结、抓落实、重效果”的要求,深入开展“适应发展稳定新常态,筑牢长治久安好基础”系列活动,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确保了“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一是着力抓好维稳工作。二是着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施了13个方面32条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9.25亿元,增长17.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5亿元,增长12.46%;工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08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8亿元,增长20.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0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9051.75元,增长21.29%。三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重要农村公路20.71公里,改建通村油路282.62公里,完成了5538户偏远乡村自来水入户、2000户天燃气入户工程,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叶尔羌河巴楚段防洪治理工程成效初显,投资高达11.75亿元的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四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深入开展第六个民生建设年活动,自治区、地区确定的民生工程和县委确定的2380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部实施,高标准完成了5550户安居富民房、3954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改造棚户区2000套。落实纺织服装产业、民族手工业、“短平快”项目等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85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99万人次。五是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入资金2.49亿元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9.9%100.81%,高中升学率达到98.1%,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到94.4%。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医疗保障模式,投入384万元实施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建立起了医疗统筹、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三条保障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巴楚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取得骄人成绩。六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5大类89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了强大动力。三岔口公路物流港项目已列入自治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2015“丝路之驿”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巴楚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61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81万美元,增长164%。七是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不严不实”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成效不断显现。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活动为主线,理论武装、舆论引导、宣传教育、文化引领多管齐下,充分展示了大美巴楚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团结友爱的良好形象,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凝聚起了“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力量。

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亲切关怀和地委、行署以及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援疆省市大力支援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风雨同舟、奋力拼搏的结果,这凝集着全县各族人民的心血、智慧和奉献,凝集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巴楚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巴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援疆省市及所有援疆干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巴楚的工作:一是坚持政治坚强。坚决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和地委、县委的部署,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坚持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着眼点、着力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坚持变化变革。牢固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念,强化“我能行”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倡导敢于担当、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用创新思维和办法化解矛盾。三是坚持文化引领。把增强“五个认同”、弘扬新疆精神、践行巴楚责任作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巴楚大地充盈正能量。四是坚持法治秩序。把依法治疆作为基本方略,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五是坚持民生优先。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六是坚持生态立县。把生态建设当作巴楚安身立命的大事来抓,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些理念和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加倍珍惜,在“十三五”时期工作中将继续发扬光大!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吸纳就业能力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就业、就医问题突出,特别是贫困人口数量多,小康实现程度低,是巴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信访问题突出。安全生产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极为严峻。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作风飘浮、不严不实的问题。我们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辜负全县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是扶贫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推进巴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期。我们要抓住中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抓住国家支持纺织工业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抓住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南疆稳定发展,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赋予南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特殊政策,坚持“稳定不能乱、发展不能慢”,坚定信心、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奋力开创巴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南疆工作会议和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树立稳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为基础,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摘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县生产总值较201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1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1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到2728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98%12.88%以上。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法治巴楚建设迈出新步伐。各族群众文明素质程度明显提高。

实现这一规划目标,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的重大判断和县委决策部署上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维护社会稳定,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条件问题,始终聚焦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决打赢反恐维稳这场持久战,为发展创造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要坚持稳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化“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坚持自治区党委、地委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强化问题意识,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坚持把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各族群众拥护的思路、政策、举措坚持下去、固定下来,在实践中再丰富、再提高、再创新,以变化变革的生动实践引领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略)

(二)以加快实施“三大战略”为重点,着力构建创新发展体系,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提质提效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工业强县三大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以建设创新巴楚、打造巴楚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为目标,建立健全投资项目风险、效益评估制度,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实体经济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确保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大力推广PPP模式,努力解决好融资难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推动作用,落实差异化战略和非对称措施,实现科技创新“弯道超车”。进一步加快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知识普及率,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在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上。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突出打好绿色、生态、有机牌,以建成粮、棉、林、畜、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六大基地为目标,退棉增粮,优果强畜,努力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在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上。以突破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加工制造、纺织服装、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和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环锭纺、气流纺生产线,小纺织品、中高档服装制衣生产线,特色民族服装生产线,努力构建起具有巴楚特点的现代工业体系,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力争到2020年形成纺纱规模100万锭,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

(三)以补齐“五大类发展短板”为重点,着力构建协调发展体系,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一是在补齐贫困人口脱贫这个最大短板上。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坚强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到20172.2万户6.78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11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决不让一村一户、一个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二是在补齐城乡一体化发展短板上。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十三五”期间,新建安居富民房3.9万户、保障性住房7000户,棚户区改造12211户,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城镇化率达到50%。三是在补齐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短板上。充分利用农户庭院较大的优势,按照“一村一特色”和“三化”的要求,因地制宜抓好“五小”致富项目建设,切实使农家小院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四是在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上。全力推进事关巴楚38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叶尔羌河巴楚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协调做好巴楚至喀什至莎车750千伏电力环网建设工作,加快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和“手拉手”10千伏线路联络工程;协助做好县境内G217线新建和南疆铁路巴楚段复线建设;全面抓好天然气入户、集中供热、农村公路、盐碱地改良、高效节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五是在补齐公共文化短板上。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落实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着力抓好春雨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办好以“丝路之驿”文化旅游节为重点的各类文体和节庆活动,充分展示巴楚繁荣发展、团结稳定的良好形象,提升巴楚文化软实力。

(四)以实施“三大工程”为重点,着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洁净新巴楚。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实施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严格落实“三条红线”,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严禁非法开荒,坚决推进退地节水。到“十三五”末,有序退地减水1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59万亩,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到97.3%。加快实施“洁净巴楚”工程。以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抓手,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加大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力度,力争“十三五”末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80%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节约利用资源的社会风尚。加快实施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抓好“四条绿色长廊”和“两大生态屏障”建设,力争到2020年人工生态防护林达到32.03万亩。始终把316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头号工程来抓,坚决守护好这道“绿色生命屏障”。

(五)以“三个着力”为重点,努力构建对外开放体系,加快喀什东部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突出“三个着力”,加快把巴楚打造成喀什东部区域经济中心。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着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落实“三个清单”,推行公开承诺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涵盖投资、生产、销售、配套服务一条龙的合作模式,实现政企互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以及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在构建“一港、两园、一中心”物流发展格局上着力。全力推进三岔口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巴楚镇小商品批发物流园区和棉花产业物流园区、色力布亚镇物流集散中心建设,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着力构建“一港,两园,一中心”的物流发展新格局,实现物流、产业、市场“三联互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各类进出口企业达到50家以上,出口总值达到1061万美元以上。三是在打造全域型旅游目的地上着力。以红海国家4A级景区、邦克尔国家湿地公园、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和黑山国家地质公园为支撑点,力争创建1个国家5A级、14A级、33A级旅游景区,全力将巴楚打造成为全域型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示范区和自驾游基地。统筹推进景区周边村庄风貌改造和观光农业项目建设,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特色旅游服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力争“十三五”末实现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收入突破6亿元。

(六)以实施“三大民生工程”为重点,着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水平提升、卫生健康和社会保障三大民生工程,切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实施就业创业工程。把就业作为第一目标,坚持产业带动、创业助推、就地就近、援疆促进,大力发展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技能。“十三五”期间,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次。二是实施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坚持教育优先,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民生效应,全面普及双语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到2017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8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卫生健康和社会保障工程。加强乡村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形成全面覆盖、城乡统筹、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2016年的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自治区党委确定的“责任落实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向好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78.01亿元,增长12.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91亿元,增长15.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4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7亿元,增长18.2%。外贸进出口总额248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6元,增长22.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97元,增长10.27%。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

(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1.(略)

2.(略)

3.坚持不懈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教育活动,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探索建立“四位一体”民族团结创建模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社区)、单位、企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第3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深化“五个一”结对子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起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掀起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高潮。

4.(略)

5.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深刻汲取“2·24”“12·21”交通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加大道路交通整治力度,以最大的决心、最有力的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履行好保护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加强应急管理,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力促经济稳步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特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坚持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抓改革,努力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打基础、促稳定、利长远工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用改革的办法释放活力;全面深化行政领域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加快推行行政审批“一个印章管到底”的做法,不断释放更多发展潜力。大力推进财税、金融、价格、国企国资、金融支持企业服务“三农”等领域改革,深化城乡综合配套和户籍制度改革,打通存量商品房与老城改造、拆迁安置、保障房建设之间的转换通道,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鼓励房地产企业降低商品住房价格,通过货币化安置或政府购买存量商品房等方式,推动去库存。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土地流转、水权水价综合改革,着力破除壁垒、优化环境、大胆创新,不断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凝聚力量。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的思想,认真开展“四覆盖、四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兵地融合发展协调机制,主动学习兵团发展理念和兵团精神,学习兵团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稳粮、减棉、优果、强畜”的思路,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争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53.72亿元,增长11.3%以上。一是按照“人均一亩粮”的原则,种植小麦28.5万亩、正(复)播玉米24万亩,确保粮食县内平衡、自给有余。以优质高产棉区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膜下滴灌、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等成熟配套技术,退减三、四类低质棉田10万亩,创建高产棉基地30万亩,推广新陆中54号等优良品种86万亩,力争总产达到200万担以上。种植蔬菜3万亩、西瓜9万亩、甜瓜6万亩,切实提高特色种植效益。二是狠抓新增林果3万亩丰产园和黑枸杞1万亩示范园管理,严格落实限时采摘、分级销售、保护价收购等制度,巩固优化80万亩林果种植规模,确保提质增效工程取得实效。三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示范户,把良种扩繁与育肥,示范户发展与精准扶贫、庭院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企业+合作社+示范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县畜牧业向合作社经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转变。力争年末牲畜存栏73.96万头(只)、出栏82.53万头(只)。四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禽场、小棚圈、小作坊等致富项目,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全力抓好以防洪工程、高效节水、渠系防渗、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巴楚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成工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8%。一是加大纺织园区标准厂房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政、企、银合作,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增长极”。二是着力抓好棉纺织产业发展,力促万合服装、泓亮服装、图力帕袜业增产增效,鑫鹏、嘉德、震华等棉纺企业技改升级、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三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91亿元,增长6%

4.大力发展旅游和商贸物流业。以创5A级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构建充满活力、就业容量大、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体系。一是围绕打响“丝路之驿、胡杨之都、文化之地、美食之城”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内涵,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功能,积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各类节庆活动,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全年预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创收1.4亿元。二是狠抓商品中转集散基地、仓储配送中心、专业商贸市场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三岔口公路物流港、小商品市场、汽车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族特色餐饮业、手工业、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三是大力扶持外向型产业发展,加大地产品出口力度,积极培育出口加工型企业,力争外贸出口额度翻番。

5.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抓好老城区改造和喀什河向东、西延伸改造工程,实施喀什河码头活动广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滨河景观带和滨河休闲旅游长廊,辐射带动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以供排水、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道路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统筹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优化各类保障性住房格局。启动“洁净、畅通、有序、平安”工程,加强市容市貌、城市道路、公共秩序、视频监控等公共设施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综合体建设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6.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密切关注国家投资导向、产业政策,主动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制定项目规划,完善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全力推进事关巴楚38万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叶尔羌河巴楚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新建防洪项目8个、防洪堤33.81公里;改良盐碱地7万亩,修建防渗渠37.4公里。启动实施186个行政村的农网大修技改工程和恰尔巴格乡、夏马勒乡、阿瓦提镇110千伏配电线路改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供电保障能力。新建通村油路400公里、安居富民道路100公里以上。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将两个可持续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抓好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有效控制用水总量。严禁非法开荒和超采地下水,实施退地减水工程,逐年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加快灌区重点工程节水改造,新建高新节水面积10万亩。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动员全民植树造林,重点抓好三莎高速、省道215线、老民生渠、图火公路两侧3万亩生态防护林建设。

8.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援疆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重点加强扶贫攻坚、就业、教育、人才、产业扶持等民生工作,注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注重支持反恐维稳能力建设。统筹科学推进产业援疆,发挥援疆工作综合效益,切实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坚持民生优先,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的理念,把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事业发展。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科学制定脱贫攻坚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全面系统的责任落实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四条路径”的要求,坚持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有效衔接脱贫攻坚规划、行业规划、援疆规划,加快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和十项重点工作,深化部门定点帮扶,聚合社会扶贫资源,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援疆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强化宣传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倡导劳动光荣、勤劳致富,发挥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到2016年底实现全县1.1万户3.4万人脱贫。

2.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立足产业发展、立足就地就近、立足培训促进、立足自主创业,力争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7万人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鼓励企业到园区建厂、乡村布点,督促落户企业、政府投资和各类援疆项目建设吸纳当地劳动力比例不低于70%,平均每个乡镇不少于500名农村劳动力进入工厂稳定就业。加强劳动技能、国家通用语言、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内容的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落实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就业政策,深入实施“短平快”项目。大力提倡奋斗改变命运,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群众热情,以创新创业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实施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争做新疆特色“四好老师”活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争在县城新建1所双语小学、1所普通高中,启动实施下游6个乡镇(场)3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坚定不移地推进双语教育,鼓励社会办学,加强双语师资力量,实施学前双语教育全覆盖计划,从小学一年级推行“模式二”教学,双语教育全口径普及率达75.4%以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

4.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医药分开、分级诊疗。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和经办管理整合,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做好“三降一提高”项目工作,努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乡社会临时救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体、优抚对象、弱势群体、残疾人和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建好“三条保障线”,编好社会“安全网”,坚决兜住民生“底线”。

5.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科学制定安居富民工程整村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整体规划,按照集中连片建房户数不低于50户的原则,高标准完成6500套安居富民房建设任务,全力抓好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建房户以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安居富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500套保障性住房、2000户棚户区改造、4000户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2500户天然气入户任务。深入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规范便民蔬菜直销店管理,进一步降低菜价。

6.坚持现代文化引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推进精神文明创建“零基启动”评选工作,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公民素质提升、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巴楚特色的现代文化,推进乡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大力推广调频广播入户,坚持建、管、用并重,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基层文体活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以“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为总引领,全面提高维护稳定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能力,提高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提高运用市场经济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听取工商联、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建议。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健全督查激励问责机制,加大政府督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加强政府各级干部队伍建设,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践行政治强、作风强、能力强、心力强的要求,做新疆特色好干部的表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肃查处越过“底线”“红线”的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整治“庸懒散拖奢”等作风问题,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们将高悬反腐利剑,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

我们正站在又一个五年规划衔接交替的节点上。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是我们向全县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抢抓新机遇,谋求新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关联稿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