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基本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一)强化县级医院龙头作用。一是依托新疆医科大学“托管式”帮扶优势,持续推进上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模式,推进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发挥乌苏市中医院区域内协作的作用,帮扶中医医院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县人民医院在现有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指导色力布亚镇中心卫生院胸痛单元及急诊科建设,在阿瓦提镇、英吾斯塘乡、琼库尔恰克乡、阿克萨克马热勒乡、阿拉格尔乡设立急救站,提升全县急诊急救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诊疗规范。健全急救网络,建设实时交互智能平台,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提升抢救与转运能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三是加快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中心建设,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四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医共体绩效考核,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五是到2025年,人民医院具备603种疾病及重症患者救治能力,转诊率持续下降。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力争实现“乡检县诊,以县带乡”,县域检验、心电、影像中心使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医共体内实施医保总额付费管理。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发改委、财政局、医保局
(二)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一是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琼库尔恰克乡卫生院和色力布亚镇卫生院的常规手术医疗服务能力,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在巴楚镇卫生院和色力布亚镇卫生院基层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提升使其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医共体人力资源中心的作用,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三是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巩固色力布亚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建设成果。四是落实签约服务费政策和筹资机制,合理测算并动态调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及各方分担比例。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的服务费用,将不低于70%签约服务费用于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薪酬,将家庭医师签约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畴,每季度开展一次考核。落实医共体内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优先的差异化政策,逐年提升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五是建立符合基层功能定位和服务特点的评价评审体系。到2025年色力布亚社区医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财政局、医保局
(三)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一是推进中医医院“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多里坤·库尔班传承工作室”建设,梳理传承脉络,发挥传承作用,发挥“名中医岐黄学者亢泽峰眼科工作室”作用弘扬中医文化。二是加强中医临床教学能力建设,建设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早跟师、早临床教学模式,积极争取将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维吾尔医学院、新疆维吾尔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喀什地区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地区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中医药院校将临床教学医院定点设在巴楚县中医医院。三是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打造“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加强中医医院建设,提升中医传染病防治能力,优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发扬维吾尔医专科专病特色优势,形成以心脑血管专病科、妇科、皮肤科专病、骨伤关节专病科、治疗性推拿、针灸理疗等43种中医适宜技术。四是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为骨干,综合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补充,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为基础,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五是发展推广中医院院内制剂,积累中医药疫病防治经验,打造中医药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六是通过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建立中西医会诊信息平台、定期对中西医会诊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等方式,提高中西医会诊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的协调发展。七是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坚持预防为主,在健康知识科普中纳入中医民族医药常识,发挥好中医治未病作用和简便验廉特色优势,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养生保健等方法、结合实施健康行动,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发改委、财政局、医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局
(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疾控中心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同时督促民营二级医疗机构(友谊医院)设立独立的公共卫生科,配备专职副院长负责公共卫生工作。二是加快构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网络,以达到资源联动、统一质控、信息共享的目标。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促进各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是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应急队伍,着力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四是优化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正式挂牌成立疾控局,将卫生监督所纳入疾控体系,加强对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执法力度,规范面向社会提供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五是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制定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责任清单,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岗位分级分类管理。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
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一是通过依托“三区”人才计划医务工作者项目、“三支一扶”计划、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面向农村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定向培养等项目,有序扩大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二是通过完善医师区域注册制度、推进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等措施,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三是实施“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项目,每年组织申报遴选1至2批,对入选人才连续支持3年。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依托中医医院培训中心,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人员及村卫生室村医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力争各乡镇10%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人社局
(二)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一是进一步健全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中心,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定期组织开展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安全质控,实行同质化管理,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质量数据系统评估、反馈和激励机制。二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把握出入院指征,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推进优质护理,加强医用耗材、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充分利用医共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推进日间服务和急慢分治。加强医疗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三是医共体健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实行医共体内质量同质化管理。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确定纳入临床路径病种,制定临床路径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将临床路径标准融入日常诊疗工作中。四是提升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学服务水平,人民医院成立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医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验。一是通过完善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在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协调,健全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提供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服务,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促进医疗服务连续性。依托医共体信息化,简化工作流程,加强医共体内双向转诊,制定转诊标准,尤其是畅通向下转诊渠道,以降低医保报销起付线,减轻各族群众就医负担。二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完善远程医疗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新生儿相关证件多证联办,推动免疫规划等公共卫生服务便捷化,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一站式解决患者快速诊断和治疗问题,落实一张床管理。三是通过持续改善就诊环境、加快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支持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各个环节,健全化解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等措施,增强医疗服务舒适性。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民政局、医保局、行政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各乡镇(村)社区
四、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一)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医院党组织建设,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院安全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二是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定考核方案,根据公立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等;确定考核指标,选取科学、合理、可量化的考核指标,涵盖医疗质量、服务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突出重点和关键指标,持续改进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可行。三是开展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跟踪和评价。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县委组织部,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
(二)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职能,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在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以及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保障。加大对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长效投入机制。
牵头单位:财政局
配合单位:发改委、人社局、卫健委
(三)健全服务购买机制。一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常态化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评估,并适时启动调价工作。二是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等收费政策。三是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在医疗服务总量和医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
牵头单位:医保局
配合单位:财政局、卫健委
(四)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一是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盘活用好存量事业编制,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允许编制在县内统筹使用,按照有编即补的原则优先保障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二是改革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优化基层医务人员招聘标准和程序。医共体内人员实行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薪、薪随岗走”的原则,医共体根据县委编办核定的编制总量,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根据自治区、地区岗位设置相关规定,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一岗位设置,根据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三是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职称晋升向乡村医师倾斜。四是落实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扩大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健全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公益导向,强化医共体公益属性,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坚持按劳分配,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动态调整,合理引导预期;坚持激发医共体和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两个允许”政策。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向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及公共卫生人员倾斜。五是做好乡村医生社会保障。优化卫生健康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巩固关爱医务人员暖心政策。
牵头单位:县委编办,人社局、卫健委
配合单位:财政局
(五)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一是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积极建设互联网医院。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二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与分级评价。推进医疗联合体内信息系统统一运营和互联互通。加强医疗健康大数据数字化管理。
牵头单位:卫健委
配合单位:医保局
(六)加强综合监管。一是加强医疗、医保、医药监管联动,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二是加强服务要素准入、质量和安全、公共卫生、机构运行、从业人员、行业秩序和健康产业监管。三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工作体系,开展廉洁从业专项行动。依法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牵头单位:卫健委、医保局
配合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其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同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细化配套措施,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监测评价机制,动态评估区域改革整体绩效。
(三)加大宣传引导。围绕改革举措,做好政策解读和相关培训,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